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東院項目(以下簡稱“朝陽醫院東院”)方案綜合考慮了用地緊張等因素,合理規劃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土地,并與城市取得和諧的關系,用不同角度的視覺效果營造出美觀的建筑形象,創造出宜人的康復、診療環境,將功能性與觀賞性相結合。方案從服務人群和就醫模式入手,合理組織醫療功能,側重分析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流線、清潔物品及污染物品的流線,將各種流線有效組織,做到潔污分區、分流,保證了人流、物流的路徑短捷、順暢。
建筑形象立意
“丹鳳朝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吉祥、光明、美好的題材,源自《詩經 · 大雅 · 卷阿》中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朝陽醫院東院項目方案以“日出東方,丹鳳朝陽”作為主題,表達了對朝陽醫院東院未來發展的美好祝愿。在建筑形態上以“鳳”為原型,以菱形為基本元素,創作了出入口雨棚及共享大廳的屋頂,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造型。內容約束形式,形式引導內容。朝陽醫院東院建筑形式在繼承朝陽醫院本部建筑形象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時代的氣息。設計中采用簡潔而現代的手法,通過視覺軸線與景觀軸線的規劃展開空間設計,流線網格覆蓋的公共大廳為院區總體視覺的中心,聯系了各功能模塊,形成活躍而又符合醫療流程的建筑形態。朝陽醫院本部以磚紅色為主色調,為實現院區之間風貌統一,東院的主色調也采用了磚紅色。外墻材料以磚紅色陶板為主,配以白色鋁板,底部主入口大廳配少量玻璃幕墻,整體形象穩重、現代、和諧統一。
朝陽醫院東院重點雕琢了建筑“第五立面”。綜合性醫院一般都是由一座較高的病房樓和較低的門診醫技樓組成,所以門診醫技樓的屋頂設計尤為重要。朝陽醫院東院將門診醫技樓屋頂進行了特殊處理,打破了傳統女兒墻形式的平屋頂,將屋面整體設計,打造了一體化金屬屋面系統,并設計了屋頂綠化,形成一道亮麗的建筑風景。
景觀設計
醫院的景觀設計充分考慮患者群體的特殊性,院區內患者出入的區域全部實現了無障礙通行,步道的寬度和坡度也考慮了使用性,在景觀步道中還設置了休息區和座椅。
設計中引入生態建筑理念,屋頂綠化與景觀環境相呼應,并延伸至內街,巧妙地將綠化景觀引入建筑之中,強化了景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結合總體布局及醫療樓的建筑形式,形成了 5 處綠地景觀:主體醫療樓東側的主入口廣場綠化、場地西側的中心花園、綜合樓南北兩側的下沉庭院、建筑群體中心的下沉庭院及屋頂綠化。
門診主入口廣場與建筑中心的下沉庭院連通,形成景觀軸線的同時,將場地東側體育公園的景觀引入院區。廣場通過設置環抱式硬鋪及點綴花池,賦予了入口空間舒展、大氣的韻律感。中心花園是場地西側相對開放的空間,以自然、綠色的環境為主。植物采用片植或列植,疏密有致,色彩豐富,勾勒出生機盎然的自然畫卷。醫療樓的南北兩側為下沉式綠化,將室外景觀引入地下,為地下一層的自然采光、通風創造良好條件,步行人員可通過室外臺階到達地下一層。
下沉設計
朝陽醫院東院項目建設用地只有 6 萬多平方米,而建筑面積將近 20 萬平方米,規劃條件中規定容積率不能超過 1.8。用地受到限制,地上建筑規模亦受制約,從而只能考慮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將功能下沉,把地下一層全部設置為醫療功能用房,其中包括地下就醫大廳、急診急救(18 床 EICU)和急診影像科、門急診輸液室、急診病房(42 床)、血透室、感染門診、職工食堂、核醫學科等。同時,建筑周邊全部設計為下沉庭院,將地下一層醫療功能房間完全暴露在陽光之下,帶來了陽光的同時也豐富了整個場地環境,形成了下沉景觀。
流線設計
醫院的人流、物流和車流較為復雜,是否順暢決定著醫院能否高效地運行,所以在醫院建筑設計中,流線設計是重中之重。醫院的人流主要包含醫護流線、患者流線、家屬探視流線等,設計中,結合各個功能區域的特點將各種群體分流。在門診醫技區域,患者可以通過患者專用的垂直交通設施到達各個等候區,而醫護人員則通過醫護垂直交通設施首先到達醫護辦公區,完成更衣等準備工作后再進入工作區。在病房區域有患者專用電梯、探視電梯、工作電梯、送餐電梯,不同人群流線分開,便于管理的同時可避免交叉感染。醫院的物流系統龐大而復雜。醫院應設置專門的潔凈物品通道、污物通道,嚴格區分、管理。在朝陽醫院東院的設計中采用了軌道物流系統、氣動物流系統、被服收集系統、廚余垃圾回收系統等多項物流系統。
目前國內大型醫院周邊交通普遍擁堵,主要是由于醫院沒有合理的交通規劃,缺乏充足的停車位。朝陽醫院東院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交通規劃,設置立體交通體系,并預留遠期立體停車設施的空間。方案還在地下一層東側設置臨時停車區,車輛進入地下一層后落客,隨后進入臨時泊車區,可短暫停留后離開。方案還規劃了供長時間停留的車輛使用的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的車庫,泊車后可通過門診自動扶梯或垂直電梯到達首層門診大廳。考慮到急救的緊迫性,方案于場地北側設置急救車專用通道,急救車可通過專用通道迅速到達急救入口。
從朝陽醫院東院的方案設計中,總結出如下心得:醫療建筑設計應具有人文元素,充分體現醫院“全方位人文關懷”的宗旨;醫院建筑造型要考慮到區域的文化背景和醫院本身的人文特點;醫院的景觀環境設計應充分迎合使用者的需求和心理,使患者、家屬及其他來訪者都能切身感受到建筑與環境對生命的尊重。
周兆發 李茗茜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