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間會影響身處其中的使用者的行為、情緒、心理狀態乃至生理指標。日常經驗中,我們都更偏愛自然光線充沛,窗外有自然景觀,室內溫度適宜且沒有環境噪音的室內空間。在這樣的空間中,我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更高、心情也更為舒暢。
▲ 充足自然光vs無自然光的辦公空間
01循證設計(Evidence-based Design)
何為宜人的空間?千百年來,在設計和建造房屋的過程中,人們幾乎都在依賴自身的經驗和直覺做判斷。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方式或許是有效的——一個社會中,個人對于學校、住宅、辦公室和商場等日常空間的具身感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普遍經驗。
然而療愈空間不同,
醫療體系提供的是最為私人也最為復雜的服務——病人的私人信息會直接分享給陌生的醫護人員,各項測試和治療復雜且痛苦,醫生口中的專業術語陌生且令人恐懼,巨大又復雜的醫院空間讓人暈頭轉向......
療愈空間中病人的身心狀況多樣且復雜,醫護人員的工作和機構的運營均高度專業化,醫療器械迭代迅速,設計師僅從自身經驗出發,幾乎無法做出合格的方案。
正是在面對越來越多的復雜、多變和不確定的設計情景的過程中,循證設計的概念逐漸發展起來。1984年德州農工大學建筑學院Roger Ulrich教授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窗外景觀可影響病人的術后恢復》,相較于窗外景觀為磚墻的病房,窗外為自然景觀的病房更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患者的住院時間較短,止痛藥的強度和劑量也大幅降低。
這一論文標志著循證設計的誕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循證設計的體系逐漸完善,
它并不提供線性或靜態的答案,但要求設計師超越自身有限的知識和經驗,尋找更為可靠的設計依據,可以是科學研究成果,或者是有統計學意義的經驗總結,還可以是人類學調查報告。同時鼓勵設計師分析自己的作品——在設計過程中將找到的設計依據作為假設,在作品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收集反饋信息,分析假設是否被證實,如此,將自己的“實驗”納入循證設計的知識體系中。
▲ 有景觀vs無景觀的病房
02循證設計與療愈空間
如上文所言,療愈空間因其特殊性是循證設計研究的重點范疇,其中針對失智癥群體的療愈空間則是重中之重。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失智癥患者數量急劇增多,目前,全球的失智癥患者有5000萬,并且以每年1000萬的數量增長。在失智癥中后期,患者的身心狀況極度脆弱,需要專業人士悉心照護。盡管環境干預只占失智癥患者需求的很小一部分,但最近有充足的證據顯示,環境療愈而非藥物治療應該成為失智癥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最新的失智癥療愈環境設計建議,不要把失智癥患者當作一個迄待解決的問題,而是對環境需求有所不同的居民,而他們這種個性化的需求應該成為設計的出發點。近年來,失智癥療愈空間的設計師們已經不滿足于從神經科學、環境心理學、醫學等其他學科的理論中尋找設計依據,他們開始踐行參與式設計(Paticipatory Design),將自己置身于失智癥療養院中,高度參與失智癥居民和醫護人員的日常,通過沉浸式觀察、體驗、采訪、專題小組會議、集體設計等方式體悟失智癥居民、家屬和醫護人員對環境的真實需求,參與式設計彌合了循證設計中理論和實踐的鴻溝。
在參與的過程中,設計師往往有新的發現,從而提出新的假設來指導設計,項目建成后進行用后評估,分析評估結果是否支持該假設,進一步完善或者修改假設形成新的理論,繼續指導后續的設計實踐。如此迭代,不斷擴充循證設計的體系。
03失智癥療愈空間設計原則
EBD雜志分析了近20年來失智癥療愈空間的循證設計案例,發現最大程度實現失智癥居民的自主性是居民自己、家人和療愈機構的首要訴求,并且這一訴求是跨文化的。好的療愈環境可以讓失智癥患者更加獨立自主,這樣的空間往往具有以下5種特質。
1空間導向明確,易辨識
93%的阿茲海默癥患者都有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的經歷,并不僅僅是因為記憶受損,他們很難將眼前的空間場景和該空間的相對位置聯系起來,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中沒有局部地圖。失智癥居民是依據其行走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實時環境信息來辨認道路的,因此建筑平面布局和流線設計非常重要,好的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失智癥居民辨別方向,緩解他們焦躁的情緒,還可以大大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盡可能在不同空間之間創造出視覺聯系,小型的、開放的組團式布局比大型集中式布局更便于達成這一目標。在小組團中,居民們在臥室里就可以透過門窗直接看到臨近的餐廳、起居室或者戶外活動空間,明確地提示出方向,將空間、場景和視覺直接勾連,以此激勵居民走出臥室,參與更多的活動和社交。確保在走廊中可以看到目的地,盡量縮短走廊長度,規避類似“十字”或者“丁字”路口式布局,從而避免失智癥居民在行走中需要不斷辨認方向并做出決策的情況發生。
▲ 導向明確的空間 ©https://mcdmag.com
餐廳、社交、娛樂等日常起居空間的位置盡可能固定,內部的布局和裝飾要長期保持不變。不要把日常活動安排在多功能空間中,那里的家具布置和裝飾會經常隨著活動和宴會的不同而調整。持續感和一致性對失智癥居民非常重要,如果他們熟悉的空間位置移動了或者被用作另一種功能,比如游戲室變成了圖書館,或餐廳變成了宴會廳,他們會產生緊張、焦慮、憤怒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和行為。
▲ 療養院中固定的餐廳©https://www.architectmagazine.com
2提升自主性的環境設計
對周邊環境的控制力以及有能力自主地完成想做的事情直接關聯失智癥居民的生活品質。全球范圍內的34個研究結果顯示,忘記自己是誰和失去自主性是失智癥患者最為擔憂的狀況。
在好的療愈環境中,失智癥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房間以及房間之外的安全區域中自由活動。簡單的環形流線是失智癥居民的絕佳活動場所,在流線上安排多種停留、休息空間,每個站點的設計、功能和感官刺激模式盡可能區分開。比如,可以通過流線串聯起零食吧臺、能看到戶外活動場所的茶歇區、有背景音樂的閱讀室、緊鄰戶外水景的游藝室等。一方面滿足了居民漫游的需求、給他們提供多樣化的選項,另一方面流線上多樣化的視覺和功能“線索”有助于他們辨認方位。
▲ 交通流線上的站點——社交&游戲空間©https://mcdmag.com
傳感器技術可以實時反饋失智癥居民的位置、健康狀況,同時還可以根據提前設置好的偏好自動開門、操作電梯、調節光線、窗簾和室內溫度。很多居民擔心住進療愈機構之后,他們會無法自由活動從而自主性也大大降低。對于這部分居民,智能傳感技術可以通過解鎖門和電梯帶給他們自由的感受,并通過監測后臺數據來確保他們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是安全的,同時確保他們不會誤入其他居民的私人空間。
▲ 門上傳感器©https://www.dementia.co.uk
3提供適度刺激
失智癥患者會對被大部分人忽略的微小環境刺激有強烈反應。刺激“過度”時,他們會感到困惑、焦慮乃至憤怒,因此大部分療愈機構都盡量規避各種聲音、光線、氣味和移動物體,以至于感官刺激過于微弱而失智癥居民處于長日無聊的狀態中。在“過度”刺激和感官愉悅被完全剝離中找到平衡,是設計的關鍵。
盡管失智癥居民某種程度上智識受損,但是情感上的好奇心是可以被激發的。通過讓流動空間中的光、聲音等刺激信號有規律地增強或者減弱,在一個空間中減弱,在相鄰空間中增強來引導居民在安全區域中活動,給他們帶來感官愉悅。
©https://www.citynews1130.com
除了日常起居之外,盡可能提供多樣化的功能,例如手工室、診所、健身房、電腦室等,吸引包括失智癥居民在內的所有社區人員參與。療愈機構中可設置開放式廚房,空間要足夠大,鼓勵居民參與烹飪,同時滿足輪椅使用者的需求。開放安全的戶外空間,鼓勵居民參與園藝活動。
©https://www.citynews1130.com
4確保環境安全
在失智癥病程的不同階段,居民對安全性的需求也不同。不慎跌倒是老年人最大的擔憂,相較于普通老年人,失智癥老人跌倒的幾率更高,這種擔憂會嚴重干擾其行動速度和活動方式,從而影響其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認知。自由活動和漫游不僅有助于失智癥老人保持活力,還能減慢其病程發展,因此提高環境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首先要確保家具之間的空間足夠使用輪椅和助步器的居民自由移動,要避免使用較輕的家具,老人在倚靠的時候容易傾倒。盡量提高地面材質、墻面和家具之間顏色的對比度,同時弱化地面材質的圖案,視力受損或空間感知受損的失智癥居民可能會認為地面材質上的2D圖案是3D的,從而影響行動,甚至跌倒受傷。藥物和清潔用品儲存室的門要能夠自動關閉,即便工作人員取用物品后忘記關門,失智癥居民也不會誤入這些“危險”區域。
依據居民的實際狀況,調節室內色溫和照度,白天提高室內空間的照度可以緩解失眠,但可能會讓患有白內障和青光眼的居民感到不適。對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600-1000 lx是適宜的照度,但對于失智癥療愈空間而言,室內照度的調節范圍建議擴大至300-3000 lx。
©https://www.hebrewseniorlife.org
失智癥居民常常會尋找通往室外的門,想要“逃離”,當他們看到門,但卻無法打開時,往往會情緒激動、憤怒,因此建議將消防出口設置在走廊的一側而非走廊盡頭,這樣可以大大緩解這種尋找出口的沖動。
5創造居家感和熟悉感
每個人對家的感知都不同,但是我們對家和熟悉感的渴望是普世的。物理空間本身不足以構成家,但是有地域特色,符合居民年輕時期美學標準的療愈空間更容易被接納,通過使用當地的材質、肌理和圖案與失智癥老人的回憶產生共鳴。除了自由裝飾自己的房間之外,建議在主要社交空間附近創造一系列小尺度的半私密空間,并允許居民對其進行自由“改造”,比如在墻上掛自己喜歡的畫,按照自己的喜好調節光線,把自己的毛毯鋪在沙發上等等。
▲ “回憶小屋”©https://www.rathside.co.uk
作者簡介About the Author
張歌,武漢大學建筑學學士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碩士
LEED AP BD+C,EDAC認證,Perkins Eastman建筑設計師。參與多個位于華盛頓特區和佛羅里達州的養老社區戰略規劃、園區規劃與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