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醫院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治任務,負責診斷和收治患有國家法定傳染病病種的病人,屬于??菩再|的醫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化,對傳染病醫院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在初期往往認識有限,傳播風險相當高。而不少空氣傳播、飛沫傳播的呼吸系統傳染病尤其要需要重視氣流的組織,但在具體實施中難度又較大,所以在很多環節都存在疾病傳播的風險。特別是醫院設計中人流、物流的組織是最重要的,流線組織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病患交叉感染幾率的大小,這一點在傳染病醫院的設計中表現的尤為重要。
基本設計原則
(一)平戰結合
傳染病醫院主要是為收治傳染病和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而設計,導致其有可能常處于閑置狀態或者利用率較低。所以設計應從平戰結合的角度出發,使護理單元的空間與設備便于調整與控制,從而既可以節約能源,還能滿足常規診療的使用需求。
(二)嚴格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鏈
應符合隔離要求,明確服務流程,保證潔、污分開,防止因人員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導致污染。所以傳染病醫院的規劃、設計必須重視人流、物流的科學合理安排,針對不同的使用功能房間和不同的傳染渠道要采取相對應的隔離措施。比如醫務人員與患者的通道原則上都應分開,不同病種特別是不同傳播途徑的患者原則上都應該分開收治,疑似病人與確診病人區域應該嚴格區分,以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三)嚴格分區
按照《隔離技術規范》的要求,低危險區域、中等危險區域、高危險區域、極高危區域應分開設置,同一等級分區的科室相對集中,高危險區的科室宜相對獨立,宜與普通病區和生活區分開。在高危險區內部,其清潔區、半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之間也要有明確的劃分,醫務人員的工作區域、流程以及病患住院活動區域也要有明確的規劃。
(四)嚴格控制流線、避免交叉
工程措施并非直接殺死致病菌,但可以減少或避免產生負面效應:利用建筑設施、功能分區與物理隔離,減少生物負荷;合理平面的布局與空間劃分使人群少接觸或不接觸致病菌。
(五)保持必要的間距
傳染病醫用建筑與院外周邊建筑應設置不小于20米的綠化隔離衛生間距。
(六)減少密度
建筑密度不宜超過35%,建設用地容積率宜為1-2%。
(七)合理有效的通風組織
1、傳染病醫院或傳染病區應設置機械通風系統。
2、醫院內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機械送、排風系統應按區域設置。
3、醫院門、急診部入口處的篩查,其通風系統獨立設置。
4、機械送、排風系統應使醫院壓力從清潔區至半污染區至污染區依次降低,清潔區應為正壓區,污染區為負壓區。清潔區送風量大于排風量,污染區排風量大于送風量。
5、醫院各處門口不宜設置空氣幕。
6、有條件設置集中空調的地方,診室、病房、醫護辦公等小空間可結合機械送排風系統做風機盤管系統,機械送風系統設計為空調新風系統。中庭、門診大廳等大空間可設計全新風直流式空調系統。
7、全新風直流式空調系統應采取在非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期回風的措施,以節省醫院的運轉費用。
8、手術室、重癥監護室(ICU)、負壓隔離病房以及高精度醫療設備用房等,宜采用空氣調節。
結束語
作為公眾健康的守護者,傳染病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規模小,效益差,硬件落后是國內多數傳染病醫院的現存困境。在疫情結束之后,備受關注的傳染病醫院又要回到原點了嗎?答案是不,越來越多的醫院建設工作者,投入到傳染病醫院的設計研究,以多種方式,以人為本,遵循原則,更有效的建設國家衛生的保障醫院。
QQ客服
電話咨詢
027-87462688
電話咨詢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至18:00留言咨詢
* 姓名: | |
Q Q: | |
* 手機號碼: | |
電子郵件: | |
留言主題: | |
留言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