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遠湖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聯合籌建辦經理
筆者使用百度搜索互聯網自2015年1月1日至當前導致人員死亡的醫院火災案例報道,共粗略搜索到21例(具體詳見表1),合計死亡人數447余人,平均每例火災死亡22.35人,平均每例火災受傷超過41.25人,醫院火災人員傷亡損失慘重,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些火災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探討醫院建設項目防范醫院火災及減少火災傷亡的對策。
表1 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致人死亡的醫院火災案例情況匯總表(粗略統計)
一、醫院火災特點分析
01火災發生時間特點
在以上火災中,有15例火災發生在夜間,占71.4%。由于夜晚人身體警覺度和火災警惕性下降,在夜間尤其是深度睡眠期間對于火災突發的預警能力下降,火災發生初期難以發現,往往等到發現時火勢已經較大,失去了初期撲滅的機會,并且喪失了疏散黃金時間;另外夜晚人的應急能力下降,且夜間環境會影響疏散速度;并且夜間醫院工作人員比較少,火災發生后疏散組織能力下降,從而更容易引起傷亡,導致傷亡損失情況加重。上午是醫院人群最集中,工作最繁忙的時間段,因此火災發生初期也可能容易忽略,增加滅火及疏散的困難程度。
02
火災起火地點的分析
這這些火災中,火災起火地點均不一樣,但是有11例(占52.38%)起火地點共同特點是均為患者行動不便、疏散逃生能力較差的區域,包括手術室、嬰兒室、重癥監護室、急診室和老年人病房等。一方面可能是這些區域使用了更多的醫療電氣設備,增加了電氣起火的發生機率,另一方面可能是這些區域患者在火災中疏散逃生能力差而更易引起較大程度的死亡損失。
03火災起火原因分析
這些火災中,13例(占61.9%)均為電氣因素起火。由于醫學裝備科技和醫院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醫院的用電設備種類與數量及用電負荷均快速增加,電氣因素已經成為醫院火災發生的最主要因素,并且電氣因素起火隱秘性大,而失去火災初期滅火的機會將更容易造成災害擴大。此外,電氣起火更容易引起停電并可能導致生命支持設備停止運行而造成危重癥病人的死亡。由于醫療服務的特殊性,無法完全避免醫療糾紛,并且醫院患者中有少部分屬于不能控制自我行為能力的人(如精神異?;颊撸?,因此人為縱火也是需要注意防范的醫院火災危險因素。
04
火災過火面積與死亡人數關系及死因分析
這些火災中,除去6例過火面積不詳外,有1例為大樓設計缺陷導致過火整棟樓,3例沒有安裝消防噴淋系統導致過火兩層樓或多層樓,10例過火面積均局限于同層樓一定區域內,過火面積較小。這可能與醫療建筑一般按科室進行防火分區,每個科室的建筑空間相對獨立等建筑結構特點有關。但過火面積與死亡損失程度不成比例,往往表現出過火面積較小但死亡損失程度較大的特征,21例火災共計死亡447余人,平均每例火災死亡22.35人,此外平均每例火災受傷超過41.25人(詳見表2)。例如“8•13臺灣新北市臺北醫院火災”過火面積僅10平方米,但卻導致傷亡人數合計達到30人(其中至少14人死亡)慘重損失。這些火災中,絕大多數死亡人員的直接死亡原因是濃煙窒息而死,少部分為火災引起建筑垮塌及大面積燒傷等死亡,個別人員在疏散過程中出現意外死亡,例如跳樓等。
二、醫院火災導致人員死亡損失慘重的原因分析
01 醫院是
人群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員高度集中,密度大,一旦發生火災,疏散時人員擁擠,疏散難度很大,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并且醫院中有
大量逃生能力弱、自救能力差或完全沒有逃生自救能力的生活無法自理重癥患者、動過手術的患者或嬰兒等人員。這些人在火災發生后疏散困難極易導致死亡。在以上火災中,絕大多數死亡人員是上述逃生自救能力弱或缺失的人員。
02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缺陷或功能失效,影響救援滅火導致火勢不能及時控制。例如“1•26韓國密陽市世宗醫院火災”與“4•24伊拉克巴格達伊本·哈提卜醫院火災”等。
03
醫院建筑裝修設計和施工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使用較多易燃材料導致燃燒速度快、火勢迅速擴展,以及使用燃燒時產生大量煙霧的材料導致疏散困難及窒息死傷。例如“5•25河南魯山老年康復中心火災”、“8•13臺灣新北市臺北醫院火災”與“9•12伊拉克伊瑪目·侯賽因醫院火災”等。
04
需生命支持醫療設備維持生命的患者疏散困難,并且發生火警后可能導致斷電引起維持生命儀器功能失效而導致死亡;另外,
一些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遇火災精神緊張,在疏散中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猝死。例如“10•17印度布班尼斯瓦私立醫院火災”與“11•14羅馬尼亞新冠定點醫院火災”等。
05
醫院醫護人員和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的對起火初期的滅火能力和經驗往往不足,所以醫院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很容易蔓延擴大。例如“8•13臺灣新北市臺北醫院火災”等。
三、醫院建設項目加強消防安全設施建設的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由于醫院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建筑且有部分逃生自救能力弱或缺失的人員,醫院火災可導致人員死傷慘重。因此醫院建設和裝修項目除了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1]、《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2]等國家現行相關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和消防設施建設以外,還必須根據醫院火災的特點積極研究對策加強消防安全設施建設。
01加強醫院電氣安全建設,消除電氣起火隱患
根據分析結果,電氣因素起火是醫院火災最主要的原因。電氣因素起火往往比較隱蔽,起火初期往往沒有被及時發現并撲滅,等到發現時火勢已經比較猛烈,并且往往伴隨停電,影響滅火與疏散,容易引起重大傷亡事故。因此,醫院建設和裝修項目需要積極采取
加強電氣安全建設的措施,消除電氣起火安全隱患,防止醫院發生火災。
根據分析,電氣因素起火主要是
供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短路引起。醫院建設和裝修時
設計供電電纜荷載功率冗余不足,并且部分電纜存在質量不達標等現象,隨著醫院醫療設備及各種用電電器設備的大量增加,用電負荷功率超過電纜荷載功率,較容易導致電路發熱、短路等引起火災。
因此,醫院建設項目應
加大供電線路和供電設施的荷載功率冗余率,采用高標準高質量的供電施工材料和電氣設施設備,強化供電施工材料和電氣設施設備的質量檢測,加強供電施工的現場監督管理,防止偷工減料等對策措施,提高醫院電氣設施設備的消防安全性能,降低因電氣因素起火的醫院火災發生幾率。此外,應加強醫院
電氣設施設備和醫療設備的維保,定期檢查檢測,發現線路老化、發熱等問題需要及時維修更換,消除電氣起火隱患,保障設備安全運行。
02加強醫院智能化消防設施建設,提升火災“早發現、早滅火”能力
根據分析結果,13例火災的發生時間大部分在夜間,發生地點大部分在患者行動不便、疏散逃生能力較差的區域。因此醫院建設項目應加強
智能化消防監控探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并與應急消防部門等聯通,實現火災
早發現、自動報警、自動通知應急消防部門、
智能化啟動滅火系統和火警廣播系統等。
加強醫院滅火系統的建設,除了傳統的完善消防噴淋系統外,對火災發生危險性較大的區域,應增加配置滅火器等消防滅火設施,對機房的
特殊部位還應增加惰性氣體滅火等特殊滅火設施,實現能在火災發生早期滅火的目標。尤其是要加強患者行動不便、疏散逃生能力較差區域的消防設施建設,
增加火災探測探頭的密度,提升探測靈敏度,配備便捷可用的滅火設施,提升醫院“早發現、早滅火”能力,將火災消滅在早期萌芽狀態。
03醫院室內裝修裝飾盡量減少使用可燃材料
近年來,隨著醫院室內裝修裝飾療愈環境和人性化等概念的流行,可燃性裝飾材料使用地越來越多,這無疑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5•25河南魯山老年康復中心火災”、“1•26韓國密陽市世宗醫院火災”、“9•12伊拉克伊瑪目·侯賽因醫院火災”等案例均由于使用大量的可燃、易燃裝飾材料導致燃燒速度快、火勢迅速擴展,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因此,國家新修訂的《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017)[2]對醫院室內裝修裝飾材料做出了強制性的要求。包括
墻面、天花規定必須使用
不燃性A級材料,地面、窗簾等均要求
B1級及以上的難燃性材料?;卺t院火災疏散、撲救難度大往往導致人員死傷慘重的經驗教訓,醫院室內裝修裝飾材料應嚴格執行國家防火規范的要求,并且應在滿足國家規范的基礎上,還要盡可能減少使用可燃裝飾材料。
ICU、新生兒病房等患者逃生能力較差的病區,裝修材料防火等級需盡量提高,盡可能選用不燃性A級的材料。如果采用非不燃性A級的材料裝飾,應采取
隔離措施避免接觸電氣設施,尤其是可燃性的裝飾材料,應該遠離電氣設施,防止電氣起火引燃周邊可燃物,例如安裝電插座和氧氣終端病房床頭設備帶,應選用不燃性A級的材料。新北市臺北醫院火災就是病房病床電動馬達起火引燃其上面鋪設的充氣海綿床墊等易燃物品導致火勢迅速擴大。因此,類似病床電動馬達上面應使用不燃材料如金屬床板等隔離后再鋪上床墊,并且床墊應盡量選用難燃性B1級及以上材料。
04
醫院室內裝修裝飾盡量減少使用燃燒可產生濃煙的材料
根據分析結果,以上火災的死亡人員絕大部分是被火災產生的濃煙窒息而死?;馂漠a生的化學濃煙會嚴重影響滅火救援和疏散,“10•17印度布班尼斯瓦私立醫院火災”、“1•26韓國密陽市世宗醫院火災”、“4•24伊拉克巴格達伊本·哈提布醫院火災”等案例均出現因火災濃煙影響救援和疏散導致人員死傷的情況。因此,醫院室內裝修裝飾盡量
減少使用燃燒可產生化學毒煙的材料。醫院病房裝飾、家具材料盡可能減少用塑膠軟裝材料和塑料制品,床上用品和隔簾等紡織品,應盡可能選用
純棉麻材料,盡量減少選用化纖產品,盡可能的減少火災產生的有毒濃煙。此外,為了應對火災可能產生的煙霧危害,醫院病房、診室和辦公室等房間內應按高峰人數配備
消防防毒面具,可防止吸入有毒煙霧并有利于安全疏散。
05
醫院消防疏散通道應盡可能的便捷化設計
火災發生后,安全疏散時間往往只有10分鐘左右,因此醫院消防疏散通道應盡可能進行便捷化設計,在滿足消防規范的基礎上,疏散通道還應盡可能
減少轉彎,短疏散距離,減少障礙,疏散通道寬度應按高峰人數測算并預留一定的冗余量[3]。“8•13臺灣新北市臺北醫院火災”在疏散時就發生了病床卡在門口導致房門不能關閉的情況,妨礙了疏散,進而導致火災濃煙蔓延到鄰近病房增加死傷人數。因此,醫院部分住院病區如骨科、產科等的病房門應設計增加門的寬度到1.5米,把通常使用的子母門改為導軌平移門等,可以讓車床進出更加便捷,一旦發生火災,疏散可以更加快速。此外,為了降低火災疏散的難度,提高疏散的速度,應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將有較多逃生自救能力弱患者的科室安排在一層或較低的樓層。
06加強避難間的建設,滿足避難疏散的實際需求
醫院住院病房一旦發生火災,工作人員往往難以及時撲救,火勢很容易蔓延擴大,留給疏散的時間較短,但醫院住院病房作為患者集中的場所,患者及陪護人員數量眾多,有些骨折、危重患者行動多有不便,有些手術患者和危重患者在輸液、輸氧,甚至有些患者需要生命支持設備維持生命,一旦發生火災,疏散難度較大。如果需要將全部患者直接疏散到地面,會增加疏散難度和距離,降低疏散速度,可能導致很多患者沒有來得及疏散就被煙熏致死致傷,因此醫院住院病房火災
首選同樓層平行疏散到避難間,然后再設法轉移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或等待進一步救援[4]。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明確規定“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同時規定“高層病房樓的裙樓也要按照此要求設置避難間。”并規定了避難間的設計規范。
但是,為了能在發生火災后的較短時間內實現全員安全疏散,住院病房避難間的建設
除了滿足國家防火規范的要求以外,還需要
根據住院病區的實際需求加強建設。例如,臥床患者較多的病區,使用推車式病床, 疏散時需直接推病床疏散,占用空間較大,需加大避難間的面積。ICU病區的避難間,還要根據需求設計呼吸機等生命維持設備的應急電源插座、氧氣終端等,以滿足火災避難疏散的實際需求。
四、討 論
醫院建筑內可能存在部分逃生能力差或缺失的人員導致火災疏散困難及容易導致人員死傷的特殊性,醫院建設項目除了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等國家現行相關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和消防設施建設以外,還應該根據醫院建筑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
分析研究醫院火災尤其是導致人員死亡火災案例的特點,吸取教訓,梳理醫院建設和裝修項目設計方案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積極研究實施相應的對策,包括加強醫院電氣安全建設、消防設施智能化建設、減少使用可燃性和燃燒產生濃煙的裝飾材料、優化消防疏散通道設計及加強避難間的建設等,提升醫院建筑的消防安全系數。
醫院建筑消防設計和設施建設絕對不能僅僅以符合現行規范并通過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為目標,而是應該
為了保障醫院人員生命安全盡最大可能地優化消防設計和消防設施建設,切實符合醫院的消防安全實際需求并切實能發揮實際作用,保障醫院工作人員、患者和陪護人員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Reference Documents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版) GB50016-2014[M].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2018.
[2] http://www.soujianzhu.cn/Norm
/JzzyXq.aspx?id=312.
[3] 梁春.大型綜合醫院消防設計的探討[J].祖國,2016(20):282-283.
[4] 姜曉奕.基于鞍山中心醫院安全疏散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 2008(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