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耘林康復醫院是耘林生命公寓配套的康復醫院,引進荷蘭的設計理念和模式,是一家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慢病管理為一體的二級康復醫院。醫院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床位110張。醫院內部環境溫馨舒適,空間設計打破了傳統康復醫院平淡乏味的印象,處處散發著積極向上的豐富色彩與精致的自然與藝術氛圍。
▲ 建筑外觀
總體規劃理念
設計并非是天馬行空生搬硬造,好的設計應該是基于項目的定位與特色。
在醫院設計中,設計團隊引入荷蘭生命公寓的設計理念,以“快樂養老”為核心,主張“YES”文化、用進廢退、泛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以科學合理的宏觀流程,整合醫院的功能分區,強化耘林康復醫院的特色,圍繞神經康復、骨科康復、老年康復、運動損傷康復、創傷康復、疼痛康復、產后康復、心肺康復、腫瘤康復,以及本社區全科門急診與社區老年人體檢集中設置與布局,并強調醫院功能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建設真正以人為本的康復醫院。
門急診及醫技檢查
耘林康復醫院共5層,包含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以醫療功能為單位劃分樓層分區,相關功能集中布置,服務半徑更合理,注重資源共享。
▲ 標準層平面方案
一層大廳區域結合一站式服務中心以及便民服務和休閑水吧區,為患者提供各種服務。門診設置在大樓一層南翼,在滿足康復醫院日常門診功能的同時,兼顧全科門診及社區老年人體檢的需要。
候診區按二次候診形式展開,空間寬敞、明亮。急診的出入口于西南角,形成獨立穩定診區,24小時開放就診,并便于夜間的使用與管理。觀察室為獨立單元,與門診共享使用和管理。
在一層西南側,門診、急診、病房樓的交匯處設置了醫技檢查室,其中主要的放射、影像、檢驗、功能檢查等科室方便門急診、病房患者共享??紤]到醫患分流的原則,醫護人員的工作生活區設置在一層東面的盡端,獨立成區。
▲ 一層大廳
01康復治療區
康復治療區獨立設置在一層的北翼,康復項目有中醫康復室、高頻室、言語治療室(ST)、認知治療室、蠟療室、康復評定室、理療室以及一間空間寬敞的康復大廳,里面安排了物理(PT)和作業治療(OT)以及ADL日常生活情境模擬訓練區。
▲ 康復治療區
02病房護理單元
大樓2層、3層、4層共設置了3個護理單元,其中標準護理單元41床,總計床位數110床。圍繞中心公共電梯廳設置了患者及家屬休息區;兩側分設醫護工作區與生活區;病區兩翼設置為病房,其中雙人間18間,單人間4間,VIP套間1間;污物端位于東南角,確定流暢的“潔進污出”的流線,為住院患者以及醫護人員提供了優越的護理和活動空間。
建筑及室內設計的特色
建筑整體輪廓呈W型,形成走廊靠窗的布局,建筑內部有充分的自然采光。建筑一側臨近湖水,周邊綠化豐富,并設有多個屋頂花園,讓患者感覺自己并不是被困于醫院中,而是待在有繁花綠樹、日光沐浴的心靈療愈之所。
室內設計結合環境特點,強調與自然融合的流動性,用豐富的色彩搭配愉悅的藝術與文化氛圍,讓康復醫院的患者感受到身心靈的療愈,幫助減緩病痛,盡快恢復健康。木色與曲線的造型貫穿于空間中,是所有空間的色彩基調,展現出了和諧統一的氣質。
步入一層大廳,溫和舒適的木色硬裝作背景、靈動的造型曲線、色彩層次豐富的地面拼花,加之趣味的雕塑與自然元素的裝飾,用藝術與文化的溫馨氛圍開啟對耘林康復醫院的第一印象。
在大廳入口處的角落、康復訓練室的隔壁,有一個具有社交屬性的咖啡廳。木紋地面,舒適的木質座椅,大面積的玻璃幕墻,空間氛圍開敞明亮而生活化,等候的家屬、康復訓練的患者、社區的朋友都可以在這里聊天、閱讀、休息,彌漫在空氣中的咖啡香氣讓人感到輕松而溫暖。
▲ 一層咖啡廳
康復治療區的天井在原有建筑設計中并不存在,經過室內設計后,重新打開樓板,設計了采光天井??祻托菹⒋髲d作為患者日常停留時間較多的區域之一,有著舒適的座椅、有助于康復的自然光線,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空間。
多彩的裝飾配著陽光和淡淡咖啡香味,這一切讓人仿佛身處世外桃源,可以讓患者從病痛和現實中跳脫出來,看著墻上的藝術畫,欣賞著藝術雕塑,內心得到安寧,心情由此愉悅開朗。
▲ 康復大廳
在整個項目中,設計團隊結合不同空間的特點,設計了一套圖像化的標識系統。圖像比文字更加有利于患者觀察與理解,增加識別的便捷性,同時也增添了空間的趣味性。
▲ 標識設計(門診走廊)
項目在設計中始終強調功能的實用與裝飾美的平衡,盡量讓自然光線進入人頻繁活動的區域里。在2~4層病房層靠近電梯及病房的位置,設計了集成式護士站,考慮到可以正常站立的患者和輪椅患者的不同需求,柜臺設計成了高低矮臺,同時也設計了輪椅的收納、患者休息等候等功能區域,簡潔柔和的造型區別于傳統護士站,更加美觀。
間接照明燈帶散發出溫暖的感覺,也起到位置導向的作用。在標識語言的措辭上,改用“服務站”來代替“護士站”的稱呼,這種去醫院化的稱謂可以讓患者的心情更加放松。
▲ 護士站
鄰近護士站的區域是患者交流、娛樂、休息的共享大廳,自然光從落地窗引入室內,溫暖的木飾、優質的家具與藝術裝飾共同營造了舒適與溫暖的大家庭氛圍。
▲ 共享大廳
▲ 主題共享大廳
▲ 主題共享大廳-中庭景觀
再往里走,進入病房走廊。病房門邊的地面設計了不同的色彩,搭配墻面上的藝術裝飾,不僅可以強調區域的導向作用,也打破了傳統走廊單調的氛圍。沿窗的區域設計了卡座,可以坐在這里暖洋洋地沐浴著陽光跟朋友聊天,這樣的時光會讓人產生幸福感,樂于敞開心扉,對患者的身心康復大有益處。
▲ 病房層走廊
▲ 病房層靠窗走廊
在進行醫院設計時,一直倡導空間的環境要讓患者感覺像家一樣,這一點對于病房空間來說格外重要。通過設身處地的思考,設計團隊把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在病房的設計中表現了出來。
病房是患者停留時間最長的空間,無障礙設施的完善顯得尤為重要。比如:
?在臥室入口區域預留了可供輪椅患者360度回轉的空間;
?衣柜內上部設置掛衣桿,下部設置抽屜和層板,儲物功能充分考慮患者取物的便捷性;
?選用高床頭柜,便于患者起身時容易借力;
?進門處開關高度1100毫米,床頭柜開關高度900毫米;
?病房衛生間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安全性,洗漱臺下方擁有足夠的空間,避免膝蓋和腳碰撞;
?設有能存放兩個卷紙的手紙盒,便于提醒患者及時補充手紙;
?馬桶、淋浴房設置扶手和報警、淋浴房設置浴椅;
?花灑采用恒溫水龍頭等體貼入微的功能細節設計。
病房空間的色調與使用的材料簡潔而雅致,天花材料用的是石膏板、地面選用木紋PVC地板、空間的基礎色調繼續延續木色,傳遞溫馨的心理感受。光環境設計采用間接照明搭配無眩光直接照明的方式,實現了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風。
病房的家具有多種形態:布藝卡座、皮質沙發、木頭桌幾,以其簡約的造型與整體環境的氛圍相呼應。藝術在空間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設計得以完整體現,由此,空間頗具感染力,最終呈現的是如同家一般的病房空間。
▲ 單人病房
▲ 雙人病房
空間讓人的療愈程度與設計帶來的安全感緊密相關??祻涂臻g中多為行動不方便的患者,設計團隊通過簡潔、易達的交通導向與流線,以及在地面、走廊、扶手、設施等方面做了完善的無障礙設計,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人待在熟悉的地方會有安全感,在入住醫院后,陌生的環境往往會讓人感到不適??祻突颊哂忠蚣膊≡斐缮眢w上的不便,心理往往比較脆弱,從而可能發生沉默、不愿與人來往溝通,甚至想要逃離的消極情緒。
▲ 懷舊博物館
因此,室內設計中還應該照顧到患者的心理及社會需求的安全感,提供相應的社交場所,有著正常的人際交往,并盡可能多地接觸自然,陽光、藝術等這些讓人安心快樂、積極向上的元素,創造溫馨舒適,感受更多安全感的療愈康復環境。
來 源:《醫養環境設計》雜志,2019年第7期
原文作者:鐘麗冰 陳宇坤(優信工程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原文編輯:侯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