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為復雜的建筑類型之一,具有專業性強、功能復雜等特點,加上醫院改擴建與傳統舊建筑的相互關聯,導致醫院改擴建異常復雜,在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階段都存在著不同的“坑”,這極大影響了 醫院改擴建的效果。從建筑學的角度看,一次不成功的改擴建是—個既難以克服又可能影響未來發展的隱患。
規劃階段見縫插針
醫院是—個有機系統,各臨床科室、醫技部門相互關聯,所以醫院改擴建要從整體入手,循序漸進地開展空間規劃與建筑設計工作。然而在實際醫院改擴建中,經常會發生本位主義的情況,醫院管理者只從醫院現存的矛盾角度考慮問題,各部門也只從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改擴建需求,這些因素導致醫院在總體發展規模、發展 方向方面缺乏宏觀和長遠的考慮。例如,某臨床科室需要添加設備,某些醫院可能在沒有經過仔細論證的情況下,簡單地將其他空間進行改建,甚至在一塊空地上進行擴建,這種做法雖然簡單易行,但實際上是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隱患。如此隨意的改擴建不僅打亂了醫院原有的建筑結構、潔污分區以及流線設計,而且也會使醫院的能源供給出現瓶頸,給醫療安全帶來極大隱患。若不重視這些小“坑”,便會逐漸累積成為大“坑”,最后可能導致醫院建筑要全部推倒重建。
上海新華醫院“十三五”院區規劃圖
因此,醫院的發展要有仔細論證、符合醫院自身定位和目標的總體規劃,這種總體規劃必須是全面的、詳細的、有計劃并切實可行的,具體內容應包括醫院的遠期規劃和近期規劃。
遠期規劃表明了醫院對自身定位和角色的認同或調整,近期規劃考慮的是保持醫院功能結構整體性的過程和步驟,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遠期規劃可以根據近期規劃的實施結果做適當調整,近期規劃則應以遠期規劃為指導,留有適當的變動余地。切記醫院若沒有總體規劃,只著眼于眼前的需求,往往會顧此失彼。
設計階段各自為政
對于醫院改擴建而言,建筑設計必須起到引領的作用,但現實中往往因為各方的溝通不暢,帶來一系列問題。
一方面是設計團隊與醫院溝通不夠充分,無法深刻領會各臨床科室的需求,經常造成重復設計,甚至是“三邊”工程(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導致大量的人財物力浪費。尤其是很多醫院建筑年代久遠,經歷過數次改擴建之后,其原始設計資料已經難以收集完整和保證準確,這導致很多醫院改擴建在設計初期能夠參考的基礎資料極其有限。若設計師在對現狀研究不足、對醫院基礎設施缺乏了解的情況下盲目進行設計,勢必會帶來很多隱患。
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一層效果圖
另一方面是設計團隊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醫院改擴建不僅涉及建筑、結構、裝飾、暖通、消防等專業,還涉及醫院建筑特有的凈化、醫用氣體、氣動物流等專業,這些專業之間一旦缺乏溝通,極易造成設計不匹配、不合理的情況。例如,醫院室內吊頂內的管線種類較多,分屬不同專業,若缺少有效溝通,后期極易產生管線安裝碰撞的現象。此外,醫院施工圖中建筑與結構圖紙不一致、結構與設備圖紙不匹配的情況也經常發生。
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有必要引進醫療工藝設計咨詢團隊,并且從保證設計延續性的角度出發,醫療工藝設計咨詢團隊最好與最終的設計團隊隸屬于同一家公司。
一是醫院要成立籌建組,由分管基建的副院長牽頭,臨床、基建、信息、后勤等相關人員參加,共同配合咨詢團隊進行前期調研和梳理工作,并提供具體的意見。
二是咨詢團隊要充分理解相關的醫療需求。一方面,在出施工圖之前就先把臨床科室的需求標記在設計圖紙上,包括給排水點位、弱電點位、醫療設備的位置以及插座的位置等。另一方面,在規劃布局前要熟悉現狀,了解醫院建筑及結構情況、水電系統情況、能源使用情況、既有醫療設備清單及改建后需要增加的設備清單、綜合管線位置及大小等內容,并且要計算水、電、空調等相關設備容量,分析建筑結構荷載和能源形式,最終做出比選方案,提交籌建組,共同選定最合適的設計方案。
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一層大廳平面布置圖
三是要高度重視設計的整體化,因為醫院建筑由眾多專業系統組成,這些系統既有獨立性,又有整體性,不能任意割裂??偨ㄖ熥鳛樵O計團隊的核心,一定要對各專業提出要求,協調各專業之間的技術問題。需要強調的是,院方的管理團隊一定要全過程跟進設計方案,并定期組織會議,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糾正。以管線設計為例,各專業人員首先應審核自己的圖紙有無缺項、漏項以及自我矛盾之處,在自審的基礎上,再進行管線綜合設計。此外,還可以積極引入BIM技術,提高設計的合理性與工作效率。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在建設時,首層吊頂標高計劃達到4米,局部區域達到3.8米,但由于設計團隊之間的配合問題,導致各專業管線設計完成后的吊頂標高僅為3.55米,醫院對此與設計團隊進行了有效溝通,督促設計團隊進行修改,再加上BIM技術的合理利用,最終使首層的整體標高提升了30厘米。
施工階段顧此失彼
醫院建筑改擴建項目,特別是政府參與的投資項目,在當前的審批制度下,批復概算相對彈性較小,為了項目不超概算,這些項目的投資控制往往極為嚴格。但是,因為醫院建筑中的設備配置和材料選擇的專業性較強,若一味控制投資,控制所有設備和材料的采購價格,只注重外墻材料、室內裝飾材料等可視項目,忽略高壓配電柜、水管材質等不易看見的項目,勢必會加大醫院后期運維的難度。而且若設備發生嚴重事故,造成的維修成本往往遠高于購買成本。
因此,醫院建筑改擴建不能只注重投資、規模和建筑設計,而忽略了醫院建筑運營成本。從長遠發展來看,醫院建筑應追求全壽命周期投資效益的最大化,重視醫院建筑運營成本管理,優先考慮建筑節能,充分發揮財務監理在項目概算中的控制作用,尊重水、電、暖通以及后勤運維等專業人員的建議,對整個項目的投資進行合理分析,將有限的資金用到關鍵的地方,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一層管線綜合設計圖
驗收階段資料缺失
醫院項目的施工資料存檔經常會發生許多問題:一是施工資料歸檔與工程進度脫節,有些施工單位是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才補交資料;二是施工資料存檔不完整、不準確;三是施工資料存檔方式不利于查閱。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合理解決,往往會影響到項目的竣工驗收,更為嚴重的是資料的不完整或者不準確會對今后醫院改擴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因此,醫院需要建立健全相關資料管理制度,避免因資料缺失帶來的影響。具體制度應包括:明確各崗位職責,保證執行到位;制定詳細的資料管理計劃,提前制定相關措施,保證工程資料管理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系統性;加強資料管理人員的培訓及教育,可通過專題培訓、觀摩學習等方式提高資料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通過相關考核后,持證上崗;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如BIM技術,提高資料管理水平。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在建設中,充分利用BIM技術管理了設計資料和施工資料。首先是以BIM技術平臺為核心,資料變更、技術核定等審批均需在平臺上完成,這極大提高了各方的溝通效率并且還可以同步保存。其次是基于BIM平臺的數據管理,保證了圖紙、模型等信息的準確性。最后是在驗收階段,利用BIM進行竣工資料移交,實現了建筑模型、過程資料、設備信息等關鍵資料的完整交付。
文 / 程 明 左 鋒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編輯 / 李留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