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建筑”理念的興起,醫院作為維系人民健康的前沿陣地,理應走在前列。只有確立綠色計劃,引入綠色建筑技術,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綠色醫院的建設才能取得理想成效。
文| 王斐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基建辦公室主任
綠色建筑不僅是城市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醫院建設的必然趨勢。在2015年12月,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GB/T51153-2015),其中將預制裝配率作為工業化建造程度的評價指標,鼓勵在綠色醫院的建造過程中使用工業化建造方式,以減少人工作業、降低環境影響,實現節能降耗。
傳統建筑生產方式急需變革
由于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日益重視,全國各地都在相繼啟動建設一些規模較大的醫院,還有許多老舊醫院面臨著改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綠色建筑”的倡導,可以幫助醫院建設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所謂綠色醫院,是指在醫院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以及保證醫療流程的前提下,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醫院建筑。
PC(混凝土預制件)構件檢驗入庫
綠色醫院建設,離不開綠色建筑技術。目前,我國醫院建筑依然采用以現場施工為主的傳統生產方式,普遍存在著資源能耗高、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成本高等問題,這就要求醫院必須改變傳統建筑的生產方式,滿足未來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破解建設難題
“像造汽車一樣蓋房子”,這是很多建筑從業者對行業未來的憧憬。但隨著能源緊缺、空氣污染、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的凸顯,我國建筑業發展遇到了很大挑戰。作為延續生命、保護健康的重要場所,醫院需要潔凈無污染的就醫和治療環境,裝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各種新型材料,可以確保建筑物安全無毒,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符合綠色醫院建設的理念,也能夠滿足國家對建筑業推廣綠色施工的要求。
裝配式技術指的是將加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制的構件,通過機械吊裝和一定的連接手段,把零散的預制構件連接成為一個整體而建筑房屋的方法,具有“標準化、工業化、集成化和社會化”的特點,符合綠色建筑提倡的“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是綠色建筑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
![](/uploads/allimg/200515/3-200515164641329.jpg)
PC 構件現場裝配示意圖
裝配式技術構件由于是集中預制生產,不僅人工消耗少、資源浪費少,而且對于環境的污
染也比較小。其工業化的建造方式,可以有效解決我國近年來突顯的建筑勞動力短缺問題。
從國外的應用情況來看,裝配式建筑在保溫、隔音、防水性能等方面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
裝配式建筑應用優勢
由于醫院往往選址于城市節點區域或者鄰近居民生活區,傳統的建筑生產方式勢必會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城市交通帶來不便,也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而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則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社會效益 醫院在建設過程中,大量構件可以采用工廠預制,減少了現場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澆筑作業。同時預制的梁板柱可以兼作模板使用,能夠大量減少現場對模板和鋼管支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現場的粉刷噪聲、建筑垃圾以及廢棄物的排放,降低對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及場地周邊交通的不良影響。
工地 PC 樓板構件吊裝
經濟效益 構件工廠化加工后在現場進行裝配的施工形式,可以將天氣和氣溫對施工造成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特別是可以提升建設速度,縮短建設工期,也縮短了資金投入的時間成本。
質量效益 構件預制時,可以將保溫、隔熱、水電安裝、外觀裝飾等多方面的建筑功能要求結合起來一次性完成生產,能夠縮短不同工種交叉施工的工期。再加上工廠流水線的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程度高,既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又可以更好地控制構件的質量和精度。
制約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瓶頸
裝配式建筑是由成百上千個構件組成的,這些構件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按照統一的尺寸和要求生產出來,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裝配。
PC 構件廠布料生產線
由于我國裝配技術起步晚,裝配式結構的設計標準化概念不強、通用性差、預制模具成本高、市場規模較小,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因此生產成本難以降低。而且,醫院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醫院建筑單體空間的功能需求與規模差異性很大,現階段通過標準化設計來達到全面的工業化預制與施工確有難度。非標準化的構件預制,不僅加大了裝配式醫院建筑的設計難度與建設成本,也拖慢了醫院建筑在裝配式建設中的實踐腳步。
“BIM+ 裝配式”融合發展
若要實現裝配式建筑的普及應用,保證建筑設計、生產、裝配的全流程管理,避免預制構件在現場安裝不上,造成返工與資源浪費的問題,BIM應用是技術核心。 標準化設計是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的核心,更是降低建設成本的關鍵。由于裝配式結構設計方法,從整體分析到構件拆分的思路導致預制構件的種類繁多, 不利于預制構件廠的生產,更不利于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而醫院在建設時,通過引入BIM技術建立裝配式建筑的BIM構件庫,就可以實現模擬工廠加工,以“預制構件模型”的方式來進行系統集成和表達。
綠色建筑生產方式關系圖
醫院利用裝配式建筑技術時,在設計初期應以目標單體為對象,統籌特殊空間與選型,重視專業間的協作,結合BIM模型采取“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選擇合理的裝配式構件設計方案。在建造階段,醫院可以利用BIM模型模擬施工進度,并以此合理規劃構件的生產、運輸以及現場的裝配施工,降低構件運輸及施工場內短駁費用,提高吊裝施工效率,最終達到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統一。
未來醫院建筑發展前景
在醫院類建筑上應用預制裝配技術,不僅有利于建筑微環境的營造,更有助于全社會節能環保事業的推進。雖然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進程較為緩慢,但隨著國家政策推行力度的加大,結合國內外醫院的建設經驗,以及循證設計的實證積累,裝配式建筑技術必將在未來的醫療建設領域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