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眾所周知醫院工程管理的過程中,設計與招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萬事開頭難,復雜而龐大的醫院工程若沒有打好沖鋒號,后續深入推進的難度可想而知。本文作為筆者多年的管理實際經驗總結,雖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對于招標文件編制階段一些隱性的頑疾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
壹 招標文件編制存在哪些頑疾?
醫療建筑是一類功能非常復雜、社會影響面廣、投資規模龐大的公共建筑。作為各種醫療活動的基本空間載體,在建造過程中也體現其高標準、高要求,對于醫院后勤基建管理人員來說,醫院的建設絕不同于普通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其醫療功能雖呈現小規模的單元性、模塊性,但整體仍需要有機串聯組織,一旦存在不恰當的流線、流程就會從點蔓延成線,最終到整個醫療面。
作為建設方管理者,為了避免項目投產后發生各種問題就必須做好全過程管理工作,而這其中開工前的項目前期工作是最重要的基礎,既可直接影響后續施工過程,又決定項目整體定位。
項目前期工作包含了
立項文件編制、圖紙設計、招標文件編制等,可以說是整個項目的頭腦風暴階段,幾乎所有高智力工作環節都在這個階段完成。本文主要針對招標階段招標文件編制過程中的一些經常出現但又根除不了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解決對策。
根據筆者工作中經歷過的圖紙設計階段、招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驗收后階段的管理實踐情況分析,在招標文件編制過程
中的常見頑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設計方圖紙因素。
由于設計方工作流程以及關注視角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對于以施工圖紙為依據的清單編制工作產生了必然的缺、漏影響。
2.
清單編制人員因素。
工作流程與關注視角的不同同樣作用于造價師,也造成了一味依據圖紙而又缺乏溝通交流,最終清單缺、漏項嚴重的后果。
3.
建設方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缺乏。
作為甲方管理人員對于工程項目造價、設計、施工全過程的把控能力缺失同樣導致不利后果。
設計方、造價方、建設方作為過程中最主要的實施者、把控者,對于完善此過程確保招標的順利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從三方各自角度分析問題、提出對策。
貳 設計方怎么做?
1.
確保圖紙質量,將項目內容如實反映。
建設方委托設計方的主要合同標的即是完成施工圖紙的編制并配合后續施工。圖紙文件的編制工作也是設計方專業能力的體現,作為項目前期的重中之重,雖然甲乙雙方都格外重視,但往往會出現各種難以防范的疏漏。
由于筆者曾經在三甲設計院從事過設計師工作,對于設計院工作習慣以及流程較為熟悉,
對于控制圖紙質量這項工作首先需要設計師本人的努力,必須承擔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技術與道德兩個層面上的職責;
其次設計院作為項目參與一方需對各專業圖紙總體匹配度、完成度、合理性擔負應有的綜合圖審責任;
最后才是外部施工圖審查單位所承擔的審圖責任,需要注意的是外部圖審單位主要針對圖紙的強制性條款的符合性,對于細部構造、人性化適用性、實用性等這類與實際使用有關的內容所存在的問題往往不會被提出。
2.
換位思考,將施工方、造價方、建設方對于圖紙的需求理解透徹。
在確保圖紙本身質量的前提下,必須對設計方提出更高的要求。
工程項目具有復雜性、一次性的特點,龐大的工程可以有數十家甚至數百家供應商,如果各自為政而不考慮各自的平行工序或下一道工序肯定將出現銜接面的孤立,進而影響項目推進。在這里建設方可以做的是理清工作面,提前對此項內容全面交底說明并請多方確認;
對于每個供應商來說要做的是確保自身工作范圍內工作高質量完成的前提下多換位思考,這個步驟其實很多項目經理自身非常清楚,只不過介于對自身的保護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而不采取相應的行動。
但是事實證明,大多數情況下因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仍需各方共同承擔。比如圖紙設計過程中,尤其是原有建筑內部改建工程,設計單位通常會出裝修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節點圖、墻體拆除示意圖、設備專業圖紙(含暖通、給排水、電氣、智能化等)、門窗表、設計說明等圖紙,經過多個項目的清單編制情況來看,從下表工程施工變更診斷表可以了解:
表1 工程施工變更診斷表
表1中的各項可能對于設計方來說有些內容并不能表達在圖紙上或不便于表達,但是對于一份圖紙來說最重要的是滿足建設方項目推進的目的并幫助施工方順利施工,某些方面的不明確將影響造價控制乃至施工節奏。
在這一點上筆者的建議是設計方盡可能的完善圖紙內容的前提下增加一份補充文件,目的和作用在于提醒或說明項目開展過程中的一些潛在步驟以及注意點,具體內容匯總如表2:
表2 設計方補充文件
針對表中各項內容,建設方可以進行內部討論,形成實施與否、實施范圍、實施方案的初步意見,咨詢設計方后提交給造價方并落實于工程量清單中。
叁 造價方怎么做?
1.
確保圖紙內容對應的工程量完整輸入。
在實際工程管理的過程中,對于造價師最基本的要求與施工方有一定的相似性—按圖造價與按圖施工,將設計圖紙中平面、立面、剖面、節點等做法構造轉化為子項與數字輸入到造價軟件中,形成項目造價的大框架。
這其中需要注意:
造價師發現圖紙表述不清的地方必須提出,特別是材質、厚度、大小等重要參數。造價方若與施工方一樣的思維將按圖造價與按圖施工作為誤差、缺陷的唯一解釋,那么建設方的有效項目前期管理目標將永遠達不到。不能將一切成敗歸于設計圖紙,更不能對自身技術范圍內可以發現的缺陷熟視無睹,要秉承著對自己專業負責、對甲方負責的態度開展工作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2.
現場查看、積極溝通,將圖紙上不能表達的內容考慮詳實。
在按圖紙造價得到基本預算價后工作還不能結束,不論項目大小,造價師必須到現場進行查勘,與建設方充分溝通了解項目范圍、過程、結果等基本邏輯信息。切不可完全依賴圖紙,雖然設計圖紙經過設計院內審、審圖單位圖審,但只能確保大框架穩固,對于細節則未必面面俱到。
額外補充一點:
某些隱藏較深、容易遺漏的項目,如原有地面拆除項目,有時候并不清楚地面以下是否有現澆砼或其他硬化層,并且其厚度也未知,很難準確描述項目特征,卻極易引起現場增補。
通過多個項目的操作嘗試,采取打包一項并注明施工方自行考慮不予增補作為此項口徑,需要注意的是清單描述通常以建筑、樓層、房間等分區域列項計價,因此類似拆除的包干項必須在可能存在的每個單位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中的各個分區描述內容中都列出,以減少實施過程中的工程量變更索賠。
3.
按建設方要求動態修改清單項目。
根據表2內容可以看到許多內容屬于兩不管的灰色地帶,要使得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變更越少,只能由建設方管理人員按照一定的標準化流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造價方要配合的則是接收建設方提出的預算需求輸入清單文件,整個過程是動態的,卻能很大限度減少工程變更量。
肆 建設方怎么做?
1.
確保圖紙內容符合工程實施意圖。
首先建設方項目管理者必須清楚自身的建設需求,包含了項目內容、范圍、工期、工序等。項目大框架把控到位則奠定了總的推進基礎,支撐起工程量清單的基本骨架。
2.
動態補充與修改清單內容。
根據圖紙與表2內容的結合,在工程量清單編制過程中與設計、造價保持密切溝通,提出造價需求,不斷完善清單文件。一般來說清單與圖紙需要保持一一對應關系,但筆者前述也提到了設計流程與造價流程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不吻合性,受到傷害的則是建設方。
因此作為項目的主人—建設方必須采取“
清單完整性”優先的做法,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盡可能杜絕清單的缺漏現象。至于圖紙的不對應部分,可以在招標文件中制訂相應條款由施工方在招標質詢階段提出,同時明確清單優先的原則,技術問題通過施工方與設計方之間的技術聯系單解決。
伍 寫在最后
本文主要目的為提出工程量清單編制過程中缺漏問題的解決方法,綜上所述主要過程如下:
1.
確保設計圖紙已對項目需求完整體現。
2.
確保造價方對項目需求理解透徹。
3.
動態跟蹤持續更新完善清單文件。
最后再對三方各提一點要求吧:請設計方仔細點、造價方全面點、建設方啰嗦點,各自主動對項目分工負責,為達到最終目標所努力。
參考文獻
[1] GB51039-2014,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S]
作者信息
張軼鋒
中國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浙江省腫瘤醫院) 總務科(基建辦)工程師、注冊建筑師、項目管理碩士